• <td id="iauqw"></td>
  • <li id="iauqw"><tbody id="iauqw"></tbody></li>
  • <td id="iauqw"><wbr id="iauqw"></wbr></td><bdo id="iauqw"></bdo>

    Chiplet:實現AI大模型算力跨越的關鍵之道

    發布時間:2023-10-10 08:14    發布者:eechina
    關鍵詞: Chiplet , AI
    來源:集微網

    以ChatGPT為代表的AI應用蓬勃發展,對上游AI芯片算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半導體大廠通過不斷提升制程工藝和擴大芯片面積,推出更高算力的芯片產品加以應對。研究顯示,當5nm芯片的面積達到200mm2以上,采用Chiplet方案成本將低于單顆SoC,同時也減少了因芯片面積增加而帶來的良率損失。除了成本和良率的優勢,Chiplet技術還帶來了高速的Die to Die互連,使得芯片設計廠商可以將多顆芯粒集成在一塊芯片之中,實現算力上的大幅提升。對此,有越來越多廠商意識到,Chiplet將是AI芯片實現算力跨越的破局之道。

    Chiplet為算力增長賦能

    Chiplet通常被翻譯為“芯!被颉靶⌒酒,通過將原來集成在一顆系統級單芯片中的多個單元分拆開來,獨立成為多個具特定功能的芯粒,分開制造后再通過先進封裝技術將彼此互聯,最終集成封裝為一個系統芯片組。對此,芯和半導體聯合創始人、高級副總裁代文亮指出,Chiplet是先進工藝制程逼近物理極限,芯片PPA(性能、功耗、尺寸)提升放緩,經濟效益降低的大背景下,應運而生的。

    目前,芯片面積已經接近光罩尺寸的極限,單芯片尺寸不能超過1個光罩面積800mm2。同時,芯片的尺寸越大,落入晶圓壞點位置的概率也就越高,良率越低。更小的芯粒尺寸可以帶來更高的良率,突破光罩尺寸限制,降低制造成本。芯粒還擁有更多工藝節點可以選擇,可以將最佳節點實現的芯粒進行混合集成,從而提高研發效率,攤薄NRE(一次性工程費用)成本,縮短上市周期。人們大多聽說過“摩爾定律”。實際上,戈登·摩爾在1965年還有一個預言:“事實可能會證明,用小型功能構建大型系統,分別進行封裝和互連,性價比會更高!

    當GPT-4首次支持多模態后,文本、圖像、視頻及更多形態的數據都成為用于模型訓練的數據。從訓練到推理,從數據中心到邊緣,AI引爆的數據多模態化浪潮使得業界意識到原有的算力明顯不夠。如果說過去對算力的需求是以倍數增長,現在就是呈現指數級態勢。這就對半導體行業提出更高挑戰。

    從當前的發展態勢來看,Chiplet或許正是滿足當下算力需求的關鍵技術。一方面,通過Die to Die互聯和Fabric互聯網絡,能夠將更多算力單元高密度、高效率、低功耗地連接在一起,從而實現超大規模計算。另一方面,通過將CPU、GPU、NPU高速連接在同一個系統中,實現芯片級異構,可以極大提高異構核之間的傳輸速率,降低數據訪問功耗,提高數據的處理速度,降低存儲訪問功耗,滿足大模型參數需求。

    進入規;瘧秒A段

    Chiplet技術方興未艾,全球半導體頂尖公司都在積極推出自己的產品。特斯拉Dojo深度學習和模型訓練芯片,采用Chiplet進行系統垂直重構,每個訓練Computing Tile含25顆D1 Chiplet,6個Tile+20個接口處理器形成Dojo一個Tray。AMD MI300 APU加速顯卡為全球首個CPU+GPU Chiplet,利用3D封裝技術將CPU和加速計算單元集成在一起,整顆芯片集成1460億顆晶體管,5種/21顆Chiplet。英偉達的Ampere A100 GPU采用GPU+6xHBM,通過封裝技術在中介層實現GPU和HBM之間的高速互聯。超摩科技聯合創始人、技術市場副總裁鄒桐表示,ChipLet已經進入規;瘧秒A段,應用于高性能計算芯片當中。

    值得注意的是,在邊緣側大模型推理,對于邊緣算力的需求也是未來一大趨勢。與云計算的數據中心架構相比,大模型在邊緣端的智能計算是在一個已經訓練好、有基本智能水平的模型基礎上,當邊緣端具備多模態大模型的離線學習進化能力時,本地模型將變得私人定制化,數據也無需上傳云端。這部分推理與訓練微調過程主要依賴邊緣大模型的AI算力。

    根據原粒半導體聯合創始人原鋼的介紹,針對邊緣側單任務的大模型場景,可以把模型切分到不同Chiplet進行并行計算,通過在預訓練模型的基礎上進行額外訓練,使其適應特定任務。大模型的邊緣端微調,可使用本地存儲的私有數據,或者本地新采集的數據!癝oC主控+AI Chiplet”組合可有效復用芯片主控,顯著降低成本,快速滿足各類規格需求。這將是未來該領域的重要發展方向。

    核心目標是降成本提性能

    當前,Chiplet應用的局限性依然明顯。根據中興微高速互聯總工程師吳楓介紹,目前Chiplet仍以國際大廠的垂直體系為主,每個廠家都在依照自己的產品體系,設計相關封閉的系統。如果想要實現不同平臺間的Die to Die互聯,仍然有待完善互聯標準。此外,Chiplet初期成本依然高企,需要有確定和相當的市場容量才能支撐。代文亮也指出,存在Die互連、先進封裝3D異構集成、設計流程及工具等挑戰,是Chiplet實現的核心問題。

    Die-to-Die互連是一項核心工作。標準協議統一化是行業發展的大趨勢。Chiplet增加了互連的復雜性,但只有實現了Chiplet之間的標準化,才能有效擴大生態圈,提高復用并降低成本。對此,吳楓認為,要加強通用的Die to Die PHY IP的開發,為Chiplet提供高帶寬,低功耗、低延遲的物理層連接。在生態建設層面,應設立物理層標準,規范尺寸、擺放方式、電氣、邏輯層協議、幀格式、流程等,加強一致性和兼容性。在生態方面,應加強IP供應商、EDA設計、驗證和仿真工具、測試方案和測試工具的協同。系統級/Chiplet是多團隊、多芯粒、多廠商、多工藝節點、多功能模塊、多材料、多工具等要素融合的產品設計,需要從頂層出發協同優化整個系統。

    代文亮則強調,要加強先進封裝3D異構集成技術的研發。3D異構集成是Chiplet實現的基礎,面臨諸多設計挑戰,比如互連、散熱、良率、翹曲、無源器件集成、寄生效率、成本、可靠性等。通過封裝技術才能有效實現多Chiplet的集成,包括高密度先進封裝的設計、生產、驗證,高速通道的設計、驗證,供電方案、散熱方案、應力方案、可靠性等,為Chiplet之間提供高密度高速的互聯,支持大電流供電。

    應用Chiplet技術的核心目的是降低成本與提高性能。在降低成本方面,Chiplet復用是降低成本的有效手段。在提高性能方面,核心則是重構系統,將計算、存儲模塊拉近,實現系統設計、軟件適配等多方面的優化。借助Chiplet技術進行系統級協同設計,可以在多樣化的場景和需求下,實現整個芯片/系統的PPA最優化。開發流程需要匹配Chiplet架構,Chiplet之間需要協同設計、仿真、驗證,進而提高交付效率和交付質量。
    本文地址:http://www.sadisticxxx.com/thread-842776-1-1.html     【打印本頁】

    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或網友發布,目的在于傳遞和分享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;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,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,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,第一時間更正或刪除。
   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發表評論 登錄 | 立即注冊

    廠商推薦

    • Microchip視頻專區
    • PIC64GX 64位四核MPU
    • 全新32位dsPIC33A DSC的主要特性和功能介紹
    • 新產品!PolarFire® SoC Discovery工具包——探索RISC-V®和FPGA技術的低成本方案
    • 10BASE-T1S以太網的應用開發培訓教程
    • 貿澤電子(Mouser)專區

    相關視頻

    關于我們  -  服務條款  -  使用指南  -  站點地圖  -  友情鏈接  -  聯系我們
    電子工程網 © 版權所有   京ICP備16069177號 |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21702
   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
    国产在线第一页_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_一本大道无码人妻精品专区_久久人人添人人爽添人人88V
  • <td id="iauqw"></td>
  • <li id="iauqw"><tbody id="iauqw"></tbody></li>
  • <td id="iauqw"><wbr id="iauqw"></wbr></td><bdo id="iauqw"></bdo>